吴昌硕

 百家姓大全   2022-10-30 21:37     0 条评论
摘要: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吴昌硕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诗作集有《缶庐集》。

  少学书画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8月1日,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一个读书人家。幼时随父读书,后就学于邻村私塾。10余岁时喜刻印章,其父加以指点,初入门径。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与清军战于浙西,全家避乱于荒山野谷中,弟妹先后死于饥馑。后又与家人失散,替人做短工、打杂度日,先后在湖北、安徽等地-数年。

  同治四年(1865年),中秀才。是年,海上先辈名家任薰与周闲合作,为吴昌硕绘画像。

  同治八年(1869年),赴杭州,就学于诂经精舍,从名儒俞樾习小学及辞章。编成《朴巢印存》。

  广结朋友

  同治十一年(1872年),赴上海,得以认识高邕之。

  光绪六年(1880年),寓吴云(平斋)两礨轩,以《篆云楼印存》请教,吴云为之删削,更名为《削觚庐印存》。识吴秋农、金心兰、顾茶村、胡三桥、方子昕等。与杨岘(见山)结为朋友。

  光绪八年(1882年),居苏州。友人荐作小吏以维持生计。与虞山沈石友结为朋友。

  光绪九年(1883年),在沪识任伯年。任伯年为作《芜菁亭长小像》。

  光绪十三年(1887年),至沪,任伯年为作《棕荫纳凉图》。

  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苏州。时伯年来访,为之作《酸寒尉像》,自题诗。施旭臣、谭复堂为《缶庐诗》作序。

  光绪十六年(1890年),居上海。识吴大澄。

  光绪十八年(1892年),任伯年又为作《蕉荫纳凉图》。

  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上海编选壬辰年以前所作诗三卷刊行,题名《缶庐诗》。

  光绪二十(1894年),在北京以诗及印谱赠翁同龢。

  中日战争爆发,参佐吴大澄戎幕,北上抗日,兵败继续为吴大澄戎幕。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任伯年为作《棕荫忆旧图》、《山海关从军图》。十一月,任伯年病殁沪上,作诗哭之并撰联。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十一月,得丁葆元保举,任安东县令,一月即辞去。

  致力书画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日本河井仙郎投之于门下。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自订润格。编选壬寅以前所作诗为《缶庐诗》第四卷,连同前刊三卷,又《别存》一卷合为一册。

  光绪三十年(1904年),移居桂和坊19号,名其斋曰“癖斯堂”。赵子云(赵云壑)投门下。

  光绪三十五年(1909年),在沪加入上海豫园书画善会。

  民国元年(1912年),至杭州与西泠诸友宴集。始以字行。

  民国二年(1913年),西泠印社成立,任社长。秋,梅兰芳来会。与王一亭结为至交。王一亭在上海商界、金融界推介吴昌硕的书画金石艺术,使其名声大振。

  民国三年(1914年),王一亭为吴昌硕在六三园举办生平第一次个展,使吴派艺术开始为日本艺界所了解和推崇。上海书画协会成立,任会长。

  民国四年(1915年),上海“题襟馆书画会”推先生为名誉会长。

  民国六年(1917年),吴昌硕继配施氏夫人在上海去世。

  民国九年(1920年),日本长崎首次展出其书画,东京文求堂继刊《吴昌硕画谱》,长崎双树园刊行《吴昌硕画帖》。诸乐三列为门弟子。

  民国十年(1921年),赴杭西泠印社宴集。《汉三老碑》被日商购去,与西泠同仁奔走呼吁,作画义卖,终募款八千大洋将碑赎回。日本朝仓文夫为范铜像。

  民国十二年(1923年),潘天寿由诸闻韵引见来谒,撰联以赠。门弟子陈师曾去世。

  民国十四年(1925年),沙孟海由王贤引列为门弟子。为已逝师友周闲遗作《花卉长卷》作引首并题。

  病逝上海

  民国十六年(1927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逝于上海寓所。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十一月,迁葬于浙江余杭县塘栖附近超山报慈寺西侧山麓宋梅亭畔。

  人物成就

  篆刻

  少年时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楷书始 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写《石鼓》中融汇变通。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个中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用笔之影响,大起大落,遒润峻险。

  吴昌硕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也受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人影响,善于留白,或对角欹斜,气象峥嵘,构图块面体积感极强。刀融于笔,篆刻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上取鼎彝,下挹秦汉,以“出锋钝角”的刻刀,将钱松、吴攘之切、冲两种刀法相结合治印。

  吴昌硕在继承前人冲刀法和切刀法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融诸家之长,在大量的篆刻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将冲刀和切刀两种刀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冲切结合的刀法。这种刀法灵活多变,或冲中带切,或切中带冲,甚至切中带削……这种多变的刀法,把冲刀的猛利、挺劲、爽快与切刀的含蓄、浑朴融为一体,将书意和刀意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他的篆刻刀法雄浑朴茂中寓秀逸的个性化特点凸现了出来。

  残缺刀法是吴昌硕篆刻创作中的一种常用手法。我们知道,秦汉古印大多因年深日久,水土的浸蚀,自然的风化,印面及文字线条失去了原先的平整和光洁,变得残缺不全。恰恰是这些残缺给我们以古朴、含蓄、浑厚、苍拙等特殊的审美效果,这是自然的造化使然。吴昌硕善于巧夺天工,在传统的冲、切刀法的基础上,辅之以敲、击、凿、磨或借用砂石、鞋底、钉头等,极大地丰富了篆刻艺术的表现手法,并创造性地将篆刻艺术中刀石效果产生的金石味,上升到残缺美的审美新境界。

  主要篆刻作品:《寿山老坑巧色雕狮钮》《作了天下事》《读遍千古书》《好学为福》《黑青田》《一月安东令》《湖州安吉县》《泰山残石楼》《园丁生于梅洞长于竹洞》《暴书》《千寻竹斋》《千寻竹斋》3刻《吴俊卿信印日利长寿》《安吉吴俊章》《雷浚》《鲜鲜霜中菊》《归仁里民》。

  绘画的题材以花卉为主,亦偶作山水。前期得到任颐指点,后又参用赵之谦画法,并博采徐渭、八大、石涛和扬州八怪诸家之长,兼用篆、隶、狂草笔意入画,色酣墨饱,雄健古拙,亦创新貌。其作品重整体,尚气势,认为“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照顾气魄”,富有金石气。讲求用笔、施墨、敷彩、题款、钤印等的疏密轻重,配合得宜。 吴昌硕自言:“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

  他以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笔力老辣,气势雄强,布局新颖,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字格局,或作对角斜势。用色上似赵之谦,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善用西洋红,色泽浓艳。

  吴昌硕因以“草篆书”入画,状物不求写实,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笔墨形式。

  他酷爱梅花,以写大篆和草书笔法为之,墨梅、红梅兼有,画红梅水分及色彩调和恰到好处,红紫相间,笔墨酣畅。又喜作兰花,喜以或浓或淡的墨色和用篆书笔法画成,刚劲有力。画竹竿以淡墨轻抹,叶以浓墨点出,疏密相间,富有变化,或伴以松、梅、石等,成为“双清”或“三友”。菊花也是他经常入画的题材,伴以岩石,或插以高而瘦的古瓶,与菊花情状相映成趣。菊花多作黄色,亦或作墨菊和红菊。墨菊以焦墨画出,菊叶以大笔泼洒,浓淡相间。

  晚年较多画牡丹,以鲜艳的胭脂红设色,含有较多水分,再以茂密的枝叶相衬,生气蓬勃。荷花、水仙、松柏也是经常入画的题材。

  菜蔬果品如竹笋、青菜、葫芦、南瓜、桃子、枇杷、石榴等也一一入画,极富生活气息。推崇周闲果蔬风格,作品色墨并用,浑厚苍劲,对于近世花鸟画影响深远。

  主要绘画作品:《天竹花卉》《紫藤图》《墨荷图》《五月枇杷图》《杏花图》《花卉十二屏风》《梅花》《花卉四屏》《牡丹》《兰石图》《松石图》《花卉》2幅《紫藤图》《杂画册(之—、二)》《依样》《天香露图》《杞菊延年》《泥盆菊草图》《牡丹图》《牡丹水仙图》《大富贵》《佛像图》《富贵神仙图》《红梅图》2幅《蔷薇芦桔图》《秋艳图》《三千年结实》《人物》《三千年结实之桃》《神仙福寿》《石梅》《石竹图》《松梅图》《岁寒交图》《桃实图》《瓜果》《灯下观书》《姑苏丝画图》等。

  鄣吴村 鄣吴村是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的故里,位于昌硕故里精品旅游带的核心区,村内以昌硕故居、修谱大屋、双进士门第等一批为代表的粉墙黛瓦的徽派古建筑散落于村中,八府九弄十二巷新景点在村中分布,村中小巷曲折穿行,全长2000余米穿村小溪条石砌堤,穿村入户,静静地沿村而过,一道道风景,为古村落增点了几许灵气。近年来,村里还建立了面积达400平方米集参观、体验为一体的的扇子文…… 详细++

  吴昌硕相关安吉吴昌硕纪念馆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吴昌硕故居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上海吴昌硕纪念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吴昌硕故居  上海市静安区吴昌硕墓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国著名书法家

  人物关系:同学:章太炎 (1896~1936) 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朴学大师师侄:周作人 (1885~1967) 著名的文学家、作家、翻译家朱希祖 (1879~1944) 著名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 (1887~1939) 语文改革活动家,文字音韵学家,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鲁迅 (1881~1936) 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黄侃 (1886~1935) 吴承仕 (1884~1939) 许寿裳 (1883~1948) 刘文典 (1889~1958) 国学大师、原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汪东 (1890~1963) 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沈兼士 (1887~1947) 语言学家、文献档案学家、诗人马裕藻 (1878~1945) 近代文化名人,北京大学著名教授胡以鲁 易培基 (1880~1937) 文物大师、故宫博物院的第一任院长余云岫 (1879~1954) 庞俊 (1895~1964) 沈延国 (1914~1985) 徐复 (1912~2006) 王仲荦 (1913~1986) 姚奠中 (1913~2013) 柳亚子 (1887~1958) 老师:俞樾 (1821~1907) 清末大学者杨光仪 (1822~1900) 津门硕儒同学:徐士銮 (1833~1915) 晚清官僚、画家、著述家、刻书家华世奎 (1863~1942) 近代天津著名书法家学生:陈师曾陈衡恪 陈氏五杰徒孙:王雪涛 (1903~1982) 王梦白 (1888~1934) 中国现代中国画画家徒孙:王雪涛 (1903~1982)

  同年(公元1844年)出生的名人:缪荃孙 (1844~1919) 中国近代图书馆的鼻祖 江苏省无锡江阴 盛宣怀 (1844~1916) 中国历史上二十大富豪 江苏省常州天宁 唐景崇 (1844~1914) 广西自治区桂林市灌阳 贺福元 (1844~1900) 江苏省镇江丹阳市 严端 (1844~1956) 广西自治区贺州昭平县 + 更多公元184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27年)去世的名人:王国维 (1877~1927) 近代中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 浙江省嘉兴海宁 郑金声 (1879~1927)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罗运磷 (1896~1927) 北京大学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 杨士杰 (1892~1927)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 罗家杰 (1886~1927)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 解学海 (1902~1927) 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 + 更多公元1927年去世的名人》

  吴姓名人堂吴球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 吴全耀 (1932~1954) 陕西省商洛商州区人 吴云溥 (1926~1999)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 吴若萍 安徽省合肥人 吴干 (1903~1990)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人 吴报章 江苏省苏州吴中人 吴冰 (1935~2012) 江苏省无锡江阴人 吴瑞年 (1900~1985) 江苏省南京人 清末海派四大家人物介绍吴昌硕 (1844~1927) 清末海派四大家,海上四妖,民初四家 任伯年任颐 (1840~1895) 清末海派四大家 蒲华 (1839~1911) 清末海派四大家 虚谷 (1823~1896) 晚清画苑第一家 海上四妖人物介绍李瑞清 (1867~1920) 海上四妖,民初四家 吴昌硕 (1844~1927) 清末海派四大家,海上四妖,民初四家 黄宾虹 (1865~1955) 近现代画家 曾熙 (1861~1930) 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 民初四家人物介绍李瑞清 (1867~1920) 海上四妖,民初四家 吴昌硕 (1844~1927) 清末海派四大家,海上四妖,民初四家 沈曾植 (1850~1922) 民初四家 曾熙 (1861~1930) 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

  安吉更多人物

  钦俊德 (1916~2008)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昌硕 (1844~1927) 清末海派四大家,海上四妖,民初四家 吴均 (469~520) 南朝梁文学家 孔安民 (1918~2018) 吴其南 陈嵘 (1888~1971) 徐恩曾 (1896~1985) 汤毛九

本文地址:http://baijiaxing.huashi123.cn/551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百家姓大全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