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天风

 百家姓大全   2022-10-03 05:55     0 条评论
摘要:

孙天风,流体力学家。早期从事超声速和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的研究,70年代后,在中国倡导风工程的研究。在大气边界层的实验模拟、工业和民用高耸建筑的风载实验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中国风工程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孙天风,1920

  孙天风,流体力学家。早期从事超声速和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的研究,70年代后,在中国倡导风工程的研究。在大气边界层的实验模拟、工业和民用高耸建筑的风载实验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中国风工程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孙天风,1920年8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2年进江苏省立常州中学学习。七七事变后,赴贵州铜仁国立第三中学继续求学。1938年,孙天风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学习。为了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增强抵御日本侵略军的侵略能力,第二年(1939年)他转入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系学习。1943年由航空工程系毕业后,他留校任本系助教。1946年抗战胜利后,他随校迁回北京,在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继续教学。

  1948至1956年,孙天风赴美国纽约州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学习和工作。在此期间,他师从于国际著名空气动力学家W.R.西尔斯(Sears),潜心研究超声速流动以及激波的反射与衍射。当时,他的一些论文是作为美国政府报告发表的。由此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哲学博士学位。孙天风在美留学期间无时不在关心祖国所发生的一切,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成长感到十分鼓舞,对国内开展的轰轰烈烈的伟大建设事业更是感到兴奋,总想将自己的一份力量贡献给祖国,但苦于没有机会。1955年日内瓦中美谈判后,美国政府才允许中国留学生返回祖国。数年来的心愿即将实现,对此,孙天风感奋不已,他毫不犹豫地回绝了美国移民局要他申请永久居留美国的建议。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巧妙地绕道欧洲,在伯尔尼与我国驻瑞士使馆联系,经使馆周密安排,于1957年2月6日抵达北京。在回国的过程中,孙天风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对他的关怀和爱护。

  孙天风热爱教育事业,他认为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青年人在一起,教师的身心和学术思想会永远年轻,所以回国后,组织上根据他本人的意愿,安排他到北京大学任教。他先后被聘为数学力学系、力学系副教授、教授,流体力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并担任流体力学教研室主任。80年代起,他先后兼任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工业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北京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以及《力学学报》和《空气动力学学报》副主编。

  孙天风回国后的50至60年代,正是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处于起步与发展的阶段,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作为国内最早的力学专业,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力学人才的重大使命。孙天风除讲授流体力学专业基础课外,还开设了高超声速空气动力课程,主持教师和高年级学生讨论班,培养研究生。在他的努力下,北京大学开辟了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的科研方向。1958年,他和其他同事一起设计并建造了国内最早的方形截面(5厘米×5厘米)激波管,该设备在以后的教学科研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孙天风基于对世界发达国家力学研究发展方向变化的洞察,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在70年代就适时地将自己的科学研究方向转向了工业空气动力学,即风工程。他积极与工程设计部门协作,从实际需要出发,承担工程实际中提出的紧迫性研究课题,充分利用学校的技术、设备条件开展研究工作。风工程是一门由传统的空气动力学同气象学、气候学、结构动力学和建筑工程等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在大气边界层中风与人类活动及其劳动产物间的相互作用规律。7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周围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就越显现出风工程学科发展的广阔前景和重要意义。1980年5月,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成立,孙天风被选为常务理事。同年11月,工业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他被选为第一任主任委员。多年来,孙天风为发展我国的风工程事业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在他的领导下,学会工作搞得十分活跃,他们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包括每4年一次的全国风工程与工业空气动力学学术会议,以及各类专题学术讨论会,例如“结构风效应”、“大气扩散”、“车船气动力”、“风工程试验设备、试验技术及其应用”、“体育流体力学”等。此外,还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活动。1983年,孙天风率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第六届国际风工程学术会议,并被选为国际风工程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1987年起又兼任该委员会的亚太地区秘书。1989年,孙天风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第二届亚太地区风工程会议。

  自70年代起,孙天风的科学研究工作扩大到风工程学科的各个领域,其中,大型双曲线型自然通风冷却塔风荷载的研究及柱和柱群风荷载的研究是两个主要方面,其他还有大气边界层风洞模拟实验研究、风洞实验中的堵塞度修正、大气边界层风洞设计、现场实测和地面粗糙度跃变所形成的内边界层等,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这些成果有的成为设计部门进行设计的重要依据;有的列入了国家或工业主管部门的设计规范。

  我国风工程与工业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先驱、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孙天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时间2010年11月25日10时在美国逝世,享年90岁。

  同年(公元1920年)出生的名人:刘毓谷 (1920~2004) 著名的医学家 天津市 刘嘉禾 (1920~2008)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 刘湘云 上海市 劳远昌 (1920~2012) 著名桥梁与结构工程专家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严筱钧 (1920~1993) 工业自动化专家 江苏省常州 + 更多公元192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10年)去世的名人:刘贻德 (1917~2010) 神经精神病专家 江苏省扬州 许少鸿 (1921~2010) 物理学家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 樊寻梅 (1936~2010) 山东省济南市 安瑞凤 (1924~2010) 纺织材料专家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 赖雨 (1963~2010) 残疾女作家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 尼伦伯格 (1927~2010) 美洲美国 + 更多公元2010年去世的名人》

  孙姓名人堂孙颙 浙江省宁波奉化人 孙业松 安徽省六安霍山县人 孙宝墀 (1894~1945) 江苏省无锡江阴人 孙铭武 (1889~1932) 著名抗日英烈 辽宁省抚顺抚顺县人 孙尊贤 广东省中山市人 孙洪喜 (1929~1945)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人 孙方 江苏省徐州铜山区人 孙侑 荆门三凤 湖北省荆门东宝区人

  武进更多人物

  左锡璇 (1821~1851) 左家三才女 朱福炘 物理学家 萧鉴 (471~491) 太祖萧道成第十子 丁伯安 (1905~1982) 谈镐生 (1916~2005) 中国科学院院士 萧正则 洪深 (1894~1955) 中国话剧、电影的奠基人 吴中行 (1540~1594) 明朝万历时期官员

本文地址:http://baijiaxing.huashi123.cn/261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百家姓大全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